东盟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回应:构建统一的区域战略

Posted by Written by Ayman Falak Medina Reading Time: < 1 minute

美国近期宣布对长期存在贸易顺差或被指控采取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实施大规模关税政策。东盟成员国因此受到直接影响,所涉及的商品面临从10%至最高49%不等的关税税率。这一举措不仅对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造成了显著影响,还促使东南亚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单独及联合应对措施。

东盟当前正面临一项关键抉择——是通过单独的双边渠道来应对关税挑战,还是构建更为统一和协调的区域立场。随着马来西亚即将在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各成员国越来越倾向于制定一项兼顾外交智慧、经济韧性和区域团结的综合应对策略。

2025 年 4 月美国对东盟国家征收的关税如下:

  • 柬埔寨: 49%
  • 老挝: 48%
  • 越南: 46%
  • 缅甸: 44%
  • 泰国: 36%
  • 印度尼西亚: 32%
  • 马来西亚: 24%
  • 文莱: 24%
  • 菲律宾: 17%
  • 新加坡: 10% (基准)

尽管柬埔寨和越南等部分国家在核心出口品类上面临较高的关税,但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其他国家由于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或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受冲击程度相对有限。

各国的应对策略:强化外交沟通、深化对话合作与保持审慎态度

东盟各国截至目前采取了谨慎的应对态度,着重通过外交渠道化解矛盾,而非诉诸报复性措施:

  • 印度尼西亚选择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已派遣高级贸易官员访问华盛顿,并明确表达追求公平贸易而非对抗的立场。
  • 越南正派遣特使前往美国,并表示愿意调整部分对美商品关税,以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势。
  • 泰国缅甸正在进行内部评估,同时积极与美国建立沟通渠道以寻求解决方案。
  • 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正协调成员国间的磋商,致力于探索区域共同应对策略。
  • 文莱老挝积极开展外交接触,在评估潜在经济影响的同时寻求妥善解决之道。
  • 新加坡菲律宾则采取审慎观望态度,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并为国内相关产业制定支持性措施以应对外部冲击。

马来西亚的领导角色:推动区域协调与合作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推动东盟形成统一应对策略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作为东盟现任主席国,马来西亚已与印度尼西亚、泰国、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展开磋商,旨在制定一项兼顾各国利益与东盟整体贸易及经济议程的集体方案。

预计在未来数周内将召开一场区域峰会,东盟各国领导人届时将就潜在的行动方案展开深入讨论。这些方案可能涵盖联合开展面向美国的外交沟通、促进东盟内部贸易的便利化,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框架下实现信息发布的协调统一。

构建统一的东盟贸易战略

尽管东盟一贯强调达成共识与避免对抗,但关税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其亟需制定更加灵活且团结一致的贸易战略。东盟通过采取协调统一的立场,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 增强在双边和多边谈判中的议价能力。
  • 促进东盟内部贸易发展,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 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下的区域一体化机制。
  • 通过联合援助和供应链多元化支持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经济较为脆弱的成员国。

总结:东盟在压力面前需团结一致

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正值保护主义与战略竞争日益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之际,考验了东盟的内部凝聚力。尽管东盟成员国迄今为止所作出的回应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异质性特征,但也充分彰显了各方共同致力于维护稳定贸易关系的战略共识。

ASEAN Briefing是Asia Briefing旗下的五大区域性内容平台之一,由协力管理咨询(Dezan Shira & Associates)提供支持。协力管理咨询是一家泛亚洲的专业服务公司,致力于为跨国投资者提供服务。我们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越南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设有办公室,同时业务也覆盖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意大利、德国和美国。此外,我们与位于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伙伴公司保持紧密合作。

如需更多信息,请通过邮箱 asean@dezshira.com 联系我们,或访问我们的网站www.dezshira.com。此外,点击此处免费订阅ASEAN Briefing的内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