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金融格局演变中,新加坡如何保持领先?

Posted by Written by Ayman Falak Medina Reading Time: < 1 minute

新加坡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东盟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鉴于其拥有健全的监管框架、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及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发达的金融行业使其成为银行、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首选之地。然而,随着东盟地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全球金融趋势的不断演变,一个问题随之浮现:新加坡能否在东盟地区的金融格局中保持领先地位?

新加坡当前的金融实力

新加坡的金融行业仍是其经济的基石,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 2025 年初,新加坡交易所(SGX)的市值超过 6440 亿美元,超过了许多来自东盟地区的竞争对手,例如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4000 亿美元)、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6000 亿美元)和泰国证券交易所(5000 亿美元)。新加坡的银行资产总计超过 1640 亿美元,在星展银行(DBS)、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等机构的带领下,新加坡在东盟银行业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新加坡的金融部门在上一年度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约 878 亿新加坡元,这表明其在新加坡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此外,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高位,2023 年投资额达 1596 亿美元,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新加坡持续保持信心。

新加坡还充当着企业进入东盟地区的重要金融门户的角色,为跨境交易、银行服务以及投资结构设计提供便利。其金融机构在东南亚地区的区域贸易融资以及企业扩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新加坡金融成功的基石

新加坡能够崛起成为金融中心,离不开政府的战略性政策以及贸易与商业的历史传承。在独立之后,新加坡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系,并将重点放在金融服务领域。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牵头的政府积极监管框架,确保金融稳定和投资者信心。

政治稳定和法治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的金融声誉。透明的治理机制与强大的法律框架相结合,使新加坡成为跨国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青睐的投资目的地。此外,新加坡人出色的英语能力与国际化的法律体系,为其打造全球金融交易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加坡保持领先地位的竞争优势

有几个因素促成了新加坡在金融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 监管力度:新加坡一直稳居全球顶级金融司法管辖区之列。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新加坡排名第四,领先于亚洲许多竞争对手,紧随其后排名第五的是香港。
  • 税收优惠:新加坡的企业税率仅为 17%,相比马来西亚(24%)和印度尼西亚(22%)等地区竞争对手更具竞争力。诸如金融领域激励计划(FSI)和财富管理税收豁免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其吸引力。
  • 人才储备和教育:新加坡的金融行业雇佣了约 19 万名专业人员,像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等机构提供了世界级的金融培训项目。
  • 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樟宜机场位居全球最繁忙机场之列,新加坡拥有全球最快的互联网速度,这为无缝的金融交易和互联互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新加坡金融霸主地位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新加坡长期稳居东盟金融中心榜首,但区域竞争格局正在演变。曼谷、雅加达和吉隆坡等新兴金融中心的快速崛起——尤其在银行业务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强势扩张——正对其主导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金融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市场活动,分流了原本通过新加坡流通的资金。

此外,技术变革,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和基于区块链的服务领域,正在重塑传统银行模式,这要求银行业迅速做出调整。与此同时,人才留存成为一个问题,因为金融专业人士正在新兴的就业中心寻找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的机会。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为新加坡带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这要求新加坡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来维持其在东盟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

地区竞争对手逐渐占据优势

新加坡作为东盟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正日益受到来自该地区其他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香港作为传统上的强劲对手,仍在发挥影响力,不过近期的经济形势变化增强了新加坡在全球金融竞争力方面的地位。

马来西亚凭借其在伊斯兰金融领域的优势,已崭露头角,吉隆坡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军者。截至 2024 年,马来西亚伊斯兰银行业资产总额已超过 2900 亿美元,而新加坡在这方面则落后于马来西亚。泰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曼谷在金融科技和资本市场方面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金融公司和初创企业入驻。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则发展迅速,印度尼西亚的金融行业持续增长,越南的创业生态系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家的关注。

这些发展态势表明,尽管新加坡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并做出调整,以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新加坡如何应对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为应对这些挑战,新加坡正在推行一系列关键策略:

  • 金融科技与数字银行拓展:新加坡持续吸引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保持其在数字银行、区块链和支付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先地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还向主要金融机构颁发了数字银行牌照,从而为未得到充分服务的企业和个人提升了金融包容性。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MAS 已推出相关举措,将新加坡定位为全球可持续金融的枢纽,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不断增加。
  • 财富管理重点:新加坡仍是高净值人士的首选目的地,其税收优惠政策和为资产管理量身定制的投资方案使其更具吸引力。
  • 东盟金融一体化:新加坡积极引领东盟的金融一体化工作,确保其继续作为区域金融门户的角色。

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随着东盟朝着更紧密的金融一体化迈进,新加坡有望从增长的跨境银行业务和投资机会中获益。然而,更深入的金融一体化也可能削弱新加坡作为金融枢纽的核心地位,因为周边经济体也同时在强化它们的金融部门。

新加坡在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通过诸如东盟银行业整合框架(ABIF)之类的框架所发挥的作用,将决定其在区域金融格局中的持续影响力。

然而,随着东盟地区金融交易愈发分散化,新加坡必须通过诸如财富管理和企业银行业务等特色服务来保持自身独特性。

新加坡金融部门的未来前景

展望未来,新加坡能否继续保持其作为东盟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 持续投入金融技术及创新领域,以保持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地位。
  • 具备灵活应变的监管能力,以应对全球金融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
  • 通过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和全球招聘策略吸引并留住顶尖金融人才。
  • 加强区域合作关系,巩固新加坡作为连接东盟的金融门户的地位。

到2030年,新加坡可能成功巩固其作为东盟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但也可能面临金融活动逐渐分散至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局面。其能否在变化的金融格局中保持主导地位,最终将取决于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积极主动的战略布局。

ASEAN Briefing是Asia Briefing旗下的五大区域性内容平台之一,由协力管理咨询(Dezan Shira & Associates)提供支持。协力管理咨询是一家泛亚洲的专业服务公司,致力于为跨国投资者提供服务。我们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越南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设有办公室,同时业务也覆盖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意大利、德国和美国。此外,我们与位于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伙伴公司保持紧密合作。

如需更多信息,请通过邮箱 asean@dezshira.com 联系我们,或访问我们的网站www.dezshira.com。此外,点击此处免费订阅ASEAN Briefing的内容产品。